什么是青光眼
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,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,如不及时治疗,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。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,总人群发病率为1%,45岁以后为2%。
先天性青光眼
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。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。
原发性青光眼
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,又分为急、慢性闭角型青光眼、开角型青光眼等。
继发性青光眼
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,如:白内障继发青光眼、外伤性青光眼等。
混合型青光眼
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,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。
查房角
通过房角检查,明确房角的开闭状态,以及房角的发育、色素、粘连等情况。
查眼压
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,因为眼压在一天中是有波动的,测量24小时眼压对某些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定非常重要。
查视野
检测有无视野缺损,判断有无视神经损害。
查眼底
特征性视盘改变、神经纤维层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。
一般来说,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,但早发现、合理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终生保持视功能。而早期发现青光眼,只要做好裂隙灯、眼底镜、眼压、视野四大检查,就能查出是否患有青光眼。